从“采访神器”到人工智能

每年两会前,都要向单位申请采访设备,除了笔记本电脑、录音笔、相机这些常规设备外,今年一起上会的同事在微信群里向大家推荐了一款无形的“采访神器”——讯飞语记APP。有了它,采访的录音可以实时转换成文字,再也不用在本子上记得密密麻麻了。记者这个职业,终于也开始沾人工智能的光了。

继2017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,人工智能今年又出现在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。在人工智能技术当中,语音识别还真只是一个小case。两会期间,讯飞语记的“老板”——全国人大代表、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、总裁刘庆峰在接受采访时“秀”了翻译机。他表示,通过方方面面技术的进步,人工智能正在进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。

“不是我不明白,这世界变化快。”科技的发展,往往超乎人们的想象,幸运的是,中国在人工智能这场前沿的较量中已经跑在了世界的前面。据美国的一份报告中称,中国在“深度学习”(deep learning)领域发表的论文数量已经超过了美国,而深度学习是人工智能的一个关键分支。

此次两会代表委员中的那些互联网“大腕”,纷纷就有关领域提出建议,为中国布局这场人工智能“战役”建言献策。科技部部长万钢也表示,已经会同多部门向国务院提交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,并将加快人工智能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,解决人们所关心的安全、健康、环保等问题。

两年前,李世石和AlphaGo的围棋人机大战开启了人们对人工智能的关注热潮,也引发了一些人对机器人抢占工作机会甚至毁灭人类的疑虑。确实,任何技术都有不确定性的风险,但历史上敢于迎接不确定性,然后用法律、制度来规制并造福人类的创新不胜枚举。这也应该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景和信心之所在。(人民法院报)

本文由「aiuc」编辑整理,文章链接:https://www.aiuc.net/42133

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
(0)
aiucaiuc
上一篇 2018年3月13日
下一篇 2018年3月13日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