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苏州市正式发布了一系列针对农业科技发展的新政策,《关于促进苏州市科技强农的若干措施》包含12条具体措施,旨在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农业生产力和农民收入。这些政策不仅涵盖了种源保护和耕地质量的提升,还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农业的深度结合。
在种源保护方面,苏州将每年拨出专项资金支持农业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,并对经过国家和省级审定的新作物品种,给予最高30万元的奖励。此外,对于新培育的畜禽和水产品种,奖励金额可高达100万元。这些措施旨在鼓励农业种植和养殖的多样性及创新,提升整体农业质量。
在耕地质量提升方面,苏州计划建设耕地土壤健康培育示范基地,最高可获得100万元的资金支持,帮助地方进行科研和技术攻关。对新增加的改良耕地面积,市政府将按照每亩100元的标准进行补贴,以促进更广泛的耕地改良。
值得一提的是,苏州还将大力推进 “AI + 农业” 大模型的建设,推动农业信息化、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。对于被市级认定的 “人工智能 + 农业” 项目,最高可获得100万元的资金奖励,同时支持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,最高单项资助可达200万元。
此外,政策还鼓励产学研结合,支持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,每年为苏州优质稻米产业研究院提供最高300万元的资金支持。同时,扩大农业科技创投发展基金,确保科技强农项目能获得精准的金融服务。
这些措施的有效期为三年,自发布之日起开始实施,标志着苏州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和科技创新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。
本文由「aiuc」编辑整理,文章链接:https://www.aiuc.net/44170
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